TKDN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但在过去一年经历了重大调整,成为印尼市场准入的硬性条件。不了解TKDN,项目连投标资格都可能拿不到!今天就带你快速了解TKDN的来龙去脉、近年的政策变化、关键门槛和中国企业达标策略。
TKDN从无到有的演变简史
TKDN,也就是本地成分率,本质是指产品或服务在印尼本地的生产比例。它最早作为一种推动本地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后来逐渐扩展到工业、通信、能源、医疗等领域,并成为政府采购和财政补贴的重要门槛。
- 2015—2016年:手机和平板率先被纳入TKDN管理范围,成为本地化政策的起跑点。
- 2021年起:医疗器械等领域被纳入政府采购门槛,只有达到40% TKDN值才能进入政府电子采购目录(e-Catalog),意味着没有TKDN就难拿政府订单。
- 2023年起: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通过满足TKDN指标可获得增值税、消费税优惠。
- 认证机制:目前由工贸部授权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中小微企业(IKM)还可选择自申报机制,有效期最长可达5年。
2025年关键变化:政策更友好,执行更严格
- 流程简化,认证优化
新的TKDN规则自2025年起生效,简化了认证流程并延长证书有效期至5年。外资如果在印尼建厂并雇佣本地员工,可直接计入25%的TKDN得分,如加入研发投入,还可额外加20分,大幅提升了外资合规的灵活性。 - 政府采购更偏好高本地化产品
政府招采政策进一步向高TKDN倾斜,很多项目只有达到门槛才能进入目录。特别是To G(政府项目)或国企合作,必须把TKDN当作首要指标考虑。 - 行业标准动态调整中
- 新能源车(BEV):2024—2026年要求本地化率≥40%,2027年起逐步提高至60%。达标企业可享受VAT优惠等政策扶持。
- 光伏电力:此前60%的目标已适度放宽,但配套激励措施仍在制定中。
- 手机与ICT设备:35%仍是硬门槛,未达标将影响产品上市节奏。
关键 TKDN 门槛汇总
- 电动车(BEV):需满足≥40% TKDN,才能享受税收减免与补贴。
- 手机/5G设备:必须达到35%以上,否则无法正常上市或入网。
- 政府采购项目:优先选用达到TKDN标准并进入e-Catalog的产品,未达标基本无机会参与。
中国制造三步达标法
第一步:把本地化分数“做出来”
- 在印尼设厂、委托本地代工、使用本地零部件、雇用本地员工、设立本地检验或研发点,每一项都能加分;
- 特别是小型研发投入与本地供应链整合,是成本低且见效快的方法。
第二步:按项目需求精准对齐
- 针对政府或国企项目,提前做好BOM(物料清单)+成本结构测算,确保满足招采或补贴口径;
- 新能源与通信设备尤其要注意年度达标节奏安排。
第三步:同步推进合规与商业策略
- 合规路径:找工贸部授权机构进行认证,或符合条件的企业走自申报流程;
- 商业策略:尽快与园区、国企或高校建立合作,推动产品进入e-Catalog体系,提高中标概率和市场能见度。
结语
TKDN,正从“入场券”变成“加速跑”的关键工具。谁的本地化程度高,谁就有更高的机会赢得订单、享受政策红利。反之,只想走传统代销模式的企业,未来将越来越难立足印尼市场。如你有BOM+本地采购/用工清单,我可以帮你测算TKDN得分差距,制定最划算的达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