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掌柜。今天咱就把三件事唠明白:去年10月那个“红白内阁”是咋搭起来的?上任后两次调整,都动了谁、为啥动?尤其是这次,财长和政法统筹部长为啥突然被换?背后到底啥心思?听完这3分钟,印尼的政治经济风向你就门儿清了。
第一,回到头:2024年10月组阁的心思
普拉博沃当初搞的“红白内阁”,核心就是“拉着各方一起干、政策不瞎变、班子特别大”:48个部长,再加上副手和各级头头,总共超百人;当时留着斯里·穆利亚尼当财长,市场一看就踏实了,把她当成“定心丸”。
说白了就是,政治上把各个派系都拉进来凑共识,干活上靠懂行的技术官员撑着。好处是政策不会大起大落,大家都认;但坏处也明显——人太多,协调起来费劲,磨合起来成本也高。
第二,两次调整:一次小打小闹,一次动真格
2025年2月那回是小打小闹,就只是把高教科创部长换了,整体风向没咋变。
但9月8日这次可是动真格的大调整,五个部长被替换:财长换成了普尔巴亚,穆利亚尼下台,消息一出来,雅加达的股市当天就跌了1.3%,大家都担心以后财政纪律会不会松下来;政法统筹部长布迪·古纳万被撤了,暂时找了个人临时顶着,明显是要重新整安全维稳的班子;“朝觐与副朝部”正式挂牌,另外,合作社部长、海外劳工保护部长也一起换了新人。
第三,为啥偏要动这两个关键岗位?
换政法统筹部长:为了维稳和反腐搭班子
一是为了应付8月全国示威和经济变慢这两重压力,换个新财长,能快点让大家对未来有个新盼头;二是跟着总统的思路走——新财长一上来就说“8%的增长不是没可能”,明显是想主动拉经济,而穆利亚尼一直是“稳字当头、讲规矩”的风格,跟不上总统推营养餐、国防这些重点项目的节奏;三是之前“免费营养餐”之类的项目,上半年钱拨得还不到3%,落地太慢,换个团队就是想提高执行力,也跟市场好好沟通;四是新财长懂存款保险和宏观研究,能先稳住大家对“3%赤字上限”的担心。
换政法统筹部长:为了维稳和反腐搭班子
一方面,8月闹完骚乱后,得重新理顺维稳和追责的路子,先找临时的人顶着,就是在重新划分权责;另一方面,现在好几位部长都公开点了油气、粮油领域“黑手”里扎·查利德的名,要搞反腐,换这个岗位就是为了适配这个节奏。
最后,换了人,是真要换方向,还是只是换个干活的态度?这么大的“联合内阁”,怎么平衡协调的麻烦和干活的效率?想“拉经济”和“守财政规矩”之间,到底底线在哪?王掌柜带大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