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华裔经济学家的离世在印尼引发广泛哀悼,甚至惊动了国家总统亲自前往吊唁。这位备受尊敬的学者,就是曾长期活跃于印尼政坛、学界和公共事务领域的郭建义。2024年7月28日,90岁的郭建义因病在雅加达逝世,消息传出后,印尼各界纷纷表达惋惜与敬意。

郭建义1935年出生于中爪哇的华人家庭,年轻时出国留学,拿到了经济学博士,回国后当教授、做研究,是印尼顶尖的经济学家。与大多数华裔家庭选择低调经商不同,郭建义积极投身公共事务:

政策鞭策者:1999–2000年担任经济协调部长,2001–2004年任国家发展规划局长,坚定主张经济主权反对过度依赖外债。

思想倡导者:其著作与公开演讲批判寡头体制与国际金融组织的不平等条款,为印尼宏观经济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教育实践者:创立印尼工商与信息学院(Institut Bisnis & Informatika Indonesia),培养一代又一代具备批判精神的经济学人才

郭建义的一生,既是华裔群体“从边缘到参与”的缩影,也是一位智者对国家的执着奉献。他打破了华裔“默默经商”的常规,以思想与行动,书写了不凡的人生篇章;而今,他的离去让整个印尼社会集体哀痛,但他的理念与精神,将继续激励未来世代。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在前往吊唁时表示,郭建义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并高度评价他所坚持的“潘查希拉经济理念”。普拉博沃认为,郭建义的经济主张始终以民生为重,具有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他还透露,自己与郭建义私交甚笃,郭老生前常为他出谋划策,甚至在去世前几天仍通过信息为他提供政策建议。

前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长桑迪亚加·乌诺也在社交媒体上悼念郭建义,称其为“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并感慨“印尼为您而痛”。许多印尼网友也纷纷留言,称赞郭建义作为一位华裔,不仅学识渊博,更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印尼的忠诚与热爱。

郭建义的去世之所以在印尼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不仅仅因为他的学术成就或从政经历,更因为他打破了长期以来对华裔群体的刻板印象。在印尼历史上,华裔长期被视为“外来者”,尽管在商业与金融领域颇具影响力,却鲜少参与政治或社会公共事务,更难获得主流社会的完全认同。

但郭建义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路径。他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曾于1999年至2000年担任印尼经济协调部长,2001年至2004年任国家发展规划局长。他坚持强调经济主权,反对过度依赖外债,并多次在公开演讲和著作中批评寡头政治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不平等条款,为印尼的宏观经济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此外,郭建义还创办了印尼工商与信息学院(Institut Bisnis & Informatika Indonesia),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年轻经济学人,为印尼高等教育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郭建义的一生,是华裔群体逐步从边缘走向国家舞台中央的缩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重塑了华裔在印尼社会的形象,开启了华裔参政议政的新篇章。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华裔开始参与政治,包括苏西洛政府时期的冯慧兰、佐科政府时期的Lembong与Lukita等经济官员;钟万学曾出任雅加达省长,黄汉山曾任西加里曼丹省长,蔡翠媚也成功当选地方领导人;而进入国会的林德纯、张育浩等人,则证明华裔也能在立法机构中站稳脚跟。

不仅如此,像伍小惠、陈明立等政治人物也尝试以政党形式推动华裔群体的集体参与,使华裔的政治参与更加制度化和组织化。这些变化,不仅是华裔群体政治意识觉醒的体现,也是印尼社会对华裔逐渐接纳、认同的标志。

作者 印尼王掌柜

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公开信息,由王掌柜汇编分享。如有涉及您的权益,请联系千岛人员,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和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