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华酒店界,安缦(Aman)是一个低调却传奇的品牌。它背后的男人,是印尼华裔泽查(Adrian Zecha)。他用直觉和坚持,打造出一个价值30亿美元的顶级酒店品牌,深受全球精英喜爱。

泽查早年家境殷实,后因战乱家道中落。父亲希望他从医,他却醉心政治理论,后来成为记者,并创办出版公司,涉足新闻、文化和旅游。三十多岁卖掉公司后,他开始寻找新方向。一次朋友邀请他为万豪考察亚洲酒店选址,让他进入酒店行业。几年后,他与人共创丽晶国际酒店集团,迅速在亚洲打响品牌。这段经历让他深入了解高端酒店运作,但也让他厌倦标准化和程式化。他想打造一种更私密、更个性、有灵魂的住宿体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在泰国普吉岛寻找度假屋,朋友推荐了攀牙湾一处荒地。第一次踏访时环境并不理想,但当他爬上一个陡坡,看到洁白沙滩与清澈海水时,内心瞬间平静——他决定在此建造安缦。朋友们也想在此建屋,泽查顺势打造了一个专属空间,服务于重视隐私、自然与真诚服务的人群。尽管没有酒店经验,他看到了市场空白:一种远离标准化与企业化的奢华体验。朋友质疑,银行拒绝投资,没人相信这样一个没有品牌、蓝图和盈利计划的小酒店能成功。但他和三位朋友自掏腰包,成为最初投资人。之后又有19位别墅业主加入,大家都被“与众不同”的理念吸引。

泽查没有商业计划,全凭直觉。他执着于客人抵达时的第一印象,希望他们能在一个有温度的空间中,被真诚对待。他将品牌命名为“Aman”,源自梵语,意为“和平”。第一家度假村“Amanpuri”即“和平之地”。建设过程混乱,承包商扯皮、建材混乱、设计随时更改。员工没有标准服务流程,一切靠沟通营造“无声的归属感”——这后来成了安缦的标志。

他坚持安缦要与众不同:没有前台、制服,员工直呼客人名字,像朋友一样自然。当时业界普遍认为奢华等于大理石大堂和白手套服务,但他坚持客房要少,氛围要亲密,服务要如友谊般自然。这种非标准化的模式也带来挑战:信息靠手写、靠记忆,清洁时间不固定,特殊需求易遗漏。有人喜欢这种自由,有人难以适应。缺乏结构给了安缦灵魂,也带来了混乱。

他更坚定地走安缦的路:每家酒店客房不超过50间,保持稀缺与神秘感。招聘不看经验,更看重态度、同理心和创造力。每家安缦都像是写给所在地的情书。他亲自考察每个选址,挖掘美景,与当地人建立联系,确保客人深入体验文化。

安缦从不做广告,不搞开业典礼,只给一小群时尚引领者和忠实客人发手写邀请函。早期客人还会收到私人便条,提前入住体验。懂的人自然懂,它没有会员积分,也不打折。它营造的是一种探索感与归属感。客人会悄悄推荐朋友,“安缦迷”由此诞生,几乎都是回头客,甚至愿意跨洲去体验下一家安缦。

安缦从不急于扩张。只有泽查感受到一个地方的“魔力”,才会决定开业。他与当地工匠、建筑师合作,确保每家安缦自然融入环境。每次开业都是冒险,但回报也丰厚。它的入住率和房价让同行羡慕,品牌神秘感也不断加深。如今,安缦已遍布四大洲,全球精英依旧悄悄走进这里。他们不只是为了逃离,更是为了归属。泽查不只是建了一个酒店,他是用坚持证明:最伟大的品牌,往往源于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

从他的故事中,创业者可以学到:

  1. 看到市场空白,就去创造。
    泽查因为找不到真正宁静、个性化的酒店,才建了安缦。他用信念吸引第一批支持者。解决自己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共鸣。
  2. 创始人要与市场契合。
    在安缦之前,泽查已有丽晶的经验,这让他拥有信誉与人脉,也让他发现大品牌忽视的机会。了解本地市场是一种优势。
  3. 成长要慢,但核心要守。
    安缦从不为了扩张而扩张,只有找到真正有魔力的选址才决定开业。即使有压力,也不在私密性、设计或服务上妥协。品牌靠坚持而非迎合建立。
  4. 让客户成为你的营销力量。
    安缦靠口碑和“安缦迷”自发推荐,而不是广告和折扣。产品真正独特,客户就是你最好的销售。
  5. 别让成长扼杀核心价值。
    即使扩张,泽查始终坚守私密、个性化与文化融合。在创业中,也要守住那些让你与众不同的特质,规模化才有意义。

安缦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奢侈,不是昂贵的材料和浮夸的服务,而是一种情感连接,一种归属感。而这一切,始于一个敢于不同、坚持初心的人。

作者 印尼王掌柜

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公开信息,由王掌柜汇编分享。如有涉及您的权益,请联系千岛人员,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和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