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说个大事!印尼的主权基金 Danantara,跟咱们中国的电池原材料巨头格林美(GEM)联手合作230亿人民币级别的大项目。

这事儿是 8 月 27 号(周三)刚官宣的,新鲜热乎!当天 Danantara 就说,和格林美签了《关键条款协议》,要一起把印尼镍产业往 “深加工” 带。总投资差不多 14.2 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 230 亿左右。项目打算用 HPAL 高压酸浸工艺,计划每年产 6.6 万吨含镍 MHP,还拉上了 淡水河谷印尼公司 一起玩。

咱再回头看看格林美在印尼的布局,人家可不是第一次来。从 2019 年开始,格林美就盯着印尼镍产业,从资源到材料的全链条都没放过:比如参与了 QMB 的 HPAL 产线建设和投产,跟 EcoPro 一起建正极材料厂,还跟 PT Vale 合作搞净零镍项目,在苏拉威西的摩罗瓦利园区运营得挺深入。科研这块儿格林美也没落下,跟万隆理工(ITB)、中南大学一起建了 “中印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联合实验室”,后来又追加了 3000 万美元买设备、做课题,就是为了给 HPAL 工艺优化和回收体系搞本土化研发支持。

那么Danantara 是什么来头呢?它是印尼今年 2 月刚设的新主权投资基金,由总统直接管,目标是做成 “印尼版淡马锡 /”。Danantara 今年手里有差不多 83 亿美元的 “子弹” 可用。钱从哪儿来?一部分是印尼国企分红,一部分是银团贷款,主要是整合国有资产,搞商业化投资,优先投资源、能源、食品安全、AI 和先进制造这些领域。

再说说政策大方向,现在印尼的政策其实是 “继承家业”。之前佐科当总统的时候,2020 年就下了镍矿石出口禁令,就是要逼产业链留在印尼本地搞炼化、做材料。后来出口额和产能都涨得特别快,慢慢形成了 “从镍矿到电池” 的政策路径。

现在普拉博沃当总统,多次说要 “接着推进、甚至加速” 自然资源下游化,计划到 2026 年前拉来 380 亿美元的新增下游投资。8 月 15 号他做国情讲话时还说,要整治非法采矿,稳住供应,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次 Danantara 和格林美的项目,跟他的路线完全对得上。

总结一下,中印尼双方这次合作的印尼镍下游项目,其实就是主权基金带头、龙头企业接活、政策托底撑产业。从青山园区的第一铲红土,到今天 230 亿人民币的冶炼大单,格林美正在书写 “资源国 + 制造国” 的新范式,格林美的案例,不仅是商业成功,更是 “技术出海 + 资源落地” 的中国智慧。

作者 印尼王掌柜

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公开信息,由王掌柜汇编分享。如有涉及您的权益,请联系千岛人员,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和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