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柬埔寨和泰国因边界争端爆发了严重的武装冲突,引发广泛关注。这场冲突不仅动用了火炮、火箭弹,甚至出动了泰国的F-16战机,造成数十人伤亡、数十万民众被迫撤离。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下,东盟机制迅速启动,最终在马来西亚的斡旋下,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事情发生在7月24日,柬泰两国边境地区因领土纠纷爆发激烈交火,局势迅速升级。到了7月28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布城,由马来西亚总理主持,柬埔寨和泰国领导人举行会谈,并在马来西亚的调解下宣布立即、无条件停火。双方还约定将召开军事指挥官会议,并在8月初成立边境联合委员会,负责监督停火协议的落实。

那么,为什么是马来西亚出面调停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多方面因素:

一、马来西亚是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

根据东盟的规定,轮值主席国负责主持区域事务、协调外交关系,并在危机发生时承担调解责任。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自然成为此次冲突调停的首选。

二、中立立场与高区域公信力

马来西亚长期以来在区域事务中保持相对中立的态度,既与柬埔寨关系密切,又与泰国维持良好互动。这使得柬泰双方都愿意接受其作为第三方调停者,认为其立场公正、值得信赖。

三、双方一致请求马来西亚介入

尽管泰国最初对第三方介入持保留态度,但随着局势恶化,双方都主动请求马来西亚出面调停,并明确拒绝其他国家介入。这表明,马来西亚在该区域拥有独特的外交影响力和调解能力。

四、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大国协调

在中美等大国的推动下,马来西亚作为东盟代表介入调解,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这种多边协调机制,为冲突的和平解决提供了更广泛的政治基础。

五、便于建立后续监督机制

停火协议签署后,还需要军事指挥官会议和边境联合委员会等机制来监督落实。而马来西亚作为中立国,更适合牵头搭建这些执行与监督机制,确保协议得到有效执行。

顺带了解一下东盟机制

东盟(ASEAN)成立于1967年,由东南亚10个国家组成,宗旨是维护区域和平、促进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东盟采取轮值主席制度,每年由成员国按英文国名首字母顺序轮流担任主席国,任期一年。东盟主席国不具有行政权,但负责主持会议、协调议程,并在发生地区危机时发挥调解与斡旋作用。2025年轮值主席国正是马来西亚,因此此次调解柬泰冲突,也在其职责范围之内。

作者 印尼王掌柜

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公开信息,由王掌柜汇编分享。如有涉及您的权益,请联系千岛人员,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和删除相关内容。